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癌种,是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每年都有不少女性因为乳腺癌失去生命。
据最新的相关书籍统计,乳腺癌的发病率已成为了全球第一,全国新增病例达到226万人,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逐渐年轻化。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基本病因可能与内分泌激素相关,家族直系亲属有妇科肿瘤史会增加患病风险。
早期乳腺癌症状不明显,最常见的症状有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乳晕异常等。
乳腺癌发展至晚期易发生癌细胞远处转移,多见转移至肝脏、肺部、脑、骨骼等,易出现多器官病变,威胁患者的生命。
虽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如果细心观察、足够重视,乳腺癌的早期症状还是比较容易辨别的。
乳腺癌的早期6大征兆:
1、乳房肿块
一般是单个肿块,并且没有疼痛的感觉。
摸起来质地比较硬,有表面不光滑、界限不太清楚、活动度较差的特点。
当触摸有包块时,应特别留意有无日益增大的现象。
2、乳房“酒窝”
肿瘤的增生使乳房表面皮肤因受到牵拉而出现凹陷,外形像人脸颊上的酒窝,也叫“酒窝征”。
3、乳房橘皮样变
乳房部分皮肤组织上发生变化,如起皱纹,皮肤像橘子皮的外观,或有局部出现轻度的水肿,这些都提示需要到医院就诊,做进一步相关检查。
4、乳头溢液
非哺乳期女性,如果发现乳头有非正常液体溢出,尤其是脓液、咖啡色液体或血性液体溢出时,要提高警惕,应到医院进行检查。
5、乳头皱缩
乳头有回缩、偏位或内陷,以及双侧乳头不对称的现象。
6、腋窝淋巴结
排除炎症因素,腋窝淋巴结出现肿大的现象,尤其到中后期的时候,在对侧腋窝部分能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提醒:如果发现自己的乳房出现以上任一症状,都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检查,警惕乳腺癌来“敲门”。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诊治指南与规范》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是具备下列因素之一的个体:
1. 一级亲属(母亲,女儿或者亲姐妹)任何1人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
2. 二级亲属(姑,姨,祖母或外祖母)中有两人以上且50岁前罹患乳腺癌或卵巢癌。
3. 一级亲属(母亲,女儿或者亲姐妹)任何1人查出BRCA1/2基因的遗传性突变。
4. 自身被查出有BRCA1/2基因的遗传性突变。
5. 既往有乳腺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病史。
6. 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7. 根据评估对象的年龄、种族、初潮年龄、初产年龄、个人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和乳腺活检次数等多个风险因子,利用Gail模型评估为高风险的个体。
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未生育、初产年龄晚、未哺乳、多次流产等均是患乳腺癌的高危风险因素。
乳腺癌筛查:
高危人群推荐40岁以前就开始定期进行乳腺癌的筛查,筛查频度推荐每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乳腺X线检查之外,还可以采用MRI等影像学手段。
每年1次乳腺钼靶,和/或乳腺增强磁共振。
每6~12个月查乳腺彩超。
每6~12个月进行乳腺专科体检。
乳腺癌手术是全切好还是保乳好?
根据目前的指南,符合以下标准,不在禁忌证之内的患者,可以考虑保乳:
1. 肿瘤直径< 5cm,且乳房有适当体积,肿瘤与乳房体积比例适当,术后能够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简单说,就是切完肿瘤病灶之后,剩下的乳房体积还能维持比较好的外形。
2. 对于多灶性乳腺癌(需要是同一个象限的多个病灶),也可尝试进行保乳手术(注意这里是“尝试”)。
3. 临床亚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经过术前治疗降期后达到保乳手术标准时也可以慎重考虑。
以上是保乳手术的适应症,绝对禁忌证有以下几条:
1. 怀孕期间,保乳手术可以在怀孕期间完成,放疗可以在宝宝分娩后进行。
2. 多发的肿瘤病变,分布广泛,包括一些弥漫分布的恶性特征的钙化灶,在手术后,病理切缘(就是手术切除范围的边缘)阳性(就是还有肿瘤细胞),或者切除病灶后乳房外形不理想。
3. 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证病理切缘阴性者。
4. 患者拒绝行保留乳房手术。
5. 炎性乳腺癌。
如何避免乳腺癌的发生?
乳腺癌重要致病因素与后天生活习惯相关。
虽然部分家族或有不可避免因素与乳腺癌最终患病有关,但生活习惯及后天可控因素相关因素更应懂得尽量规避,尽量不罹患乳腺癌,具体避免措施主要如下:
01适龄生育、哺乳
女性更多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所以对于女性应适龄生育,生育可帮助卵巢休息,调整激素水平,哺乳时应哺乳,尽量适龄结婚,适当给孩子哺乳。
02尽量不接触致癌食品
包括腌制食品、熏制食品、油炸食品、烧烤类食品,因为其被国家多个医疗部门已验证为确实致癌物。
03不抽烟、喝酒
抽烟、喝酒已被国家癌症中心列为绝对致癌因素。
04避免熬夜、情绪波动
乳腺为重要情绪器官,情绪波动可导致体内激素出现不好波动,乳腺癌与激素直接相关,因此应尽量避免。
05减少日常护理
日常护理中美容品与口服保健品中,可不当摄入额外雌激素,包括涂擦与口服均应尽量避免,因为雌激素额外补充为重要致癌因素。
规避以上几条危险因素,患乳腺癌风险可大幅度降低。
本文来自《有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