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生机勃勃的春季,气温渐升,雨水增多,野菜也纷纷冒出头来。
初春的野菜不仅鲜美清香,还是药食同源的养生佳品,尤其是有助于养肝的更该多吃些,比如以下这种——
春日养肝,最该吃这天然“养肝草”!
这个天然“养肝草”就是蒲公英。
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婆婆丁,既是春日应时野菜,又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药,更享有“药草皇后”的美誉。
在中医看来,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二经,有清热解毒、养肝健胃、消痈散结、凉血利尿、退黄疸、利胆之效。尤其在清肝热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春季人体易上火,火气盛时常会出现眼睛肿痛等不适,此时吃一把蒲公英,正好能清肝火。
在营养学家看来,蒲公英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能增强肝肾功能,促进消化,从而使人精神起来。
总的来说,蒲公英是春季养肝首选菜。
不仅如此,蒲公英还有泻胃火,又不损伤脾胃的作用。
据《本草新编》记载,“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无碍。”
像平时胃火过旺的人,通常会有口臭或易长口腔溃疡,在春日里吃上一些新鲜蒲公英,胃火自然消退了,脾胃功能也能正常运转而不受影响。
说了那么多蒲公英的好处,自然要说说它的吃法——
在春日,新鲜的蒲公英正当季,此时可采摘作为食材入菜。若是所处地区不方便采摘,也可到菜市场或鲜超选购,最好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的新鲜蒲公英。
新鲜蒲公英的最佳做法是凉拌,既简单好做,又能品尝到独属于野菜的清香。
凉拌蒲公英:
做法:采摘新鲜的蒲公英嫩叶250~300克(最好是选未开花的,其叶片会更鲜嫩),洗净后,用沸水焯1~2分钟;再放入冷开水中,捞出后挤掉多余的水分,放入盘中,加上盐、香油、醋、蒜泥、辣椒油等,拌均匀即可享用。
提醒:新鲜蒲公英焯水后再食用,一是可去除多余的草酸,以防在体内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风险;二是可彻底清除野菜花叶上可能携带的细菌、病毒、虫卵等致病物质。
当然,新鲜蒲公英并不是时时都有,其应季性很强,这时干品蒲公英就上场了。
干品蒲公英,可用于煮茶或用作食疗方,可到药房购买,以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的为宜。
买到干品蒲公英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它加水煮开,代茶饮用,每日15~20克左右。
若是担心蒲公英茶过于寒凉,大家还可搭配点性温的玫瑰花,这样可使整体药性偏于平和,既能平肝理气,还能美容养颜。
蒲公英玫瑰花茶:
材料:蒲公英10克,玫瑰花10克。
做法:取蒲公英、玫瑰花各10克,清洗干净后,放进杯中用开水冲泡,盖上盖子焖15分钟后,代茶饮即可。
此茶饮一般人均可饮用,尤其适合肝病患者以及内分泌失调、容易上火的人群。
提醒:蒲公英性味偏寒凉,不适用于脾胃虚寒、阳虚体质之人,因此平素身手易冷、大便稀溏的人,不宜食用;一般人,也不建议长期过量吃,以免伤及脾胃。
另外,春天天气比较潮湿,储存时应装入密封盒中,并置于通风、干燥的房间,或放在冰箱冷藏柜保存,以防发霉、返潮。
三月天,南方地区乍暖还寒,回南天也时来光顾,不少人就出现了身困体乏、精神不振、大便溏稀等湿气重的表现。
因此,人们在遵循春日“养肝养阳”的调养原则时,也要兼顾祛湿气,此时在田间地头里绿油油的茵陈,就刚好派上用场了。
春日茵陈,祛湿功力杠杠的!
茵陈,味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作用。
初春的茵陈,应三月间上升的阳气而发,能芳香透达,宣湿开郁。
也就是说,茵陈自带一股芳香气味,能用香气轻盈地驱散体内湿气,这也是中医常用的“芳香祛湿法”。
再加上,茵陈的叶子柔软又有韧性,符合肝木的特性,正好能入肝胆经,还善于渗泄利小便,因此它又是中医临床治疗黄疸的要药。
《神农本草经》载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伤寒杂病论》中,更是详细记载了以茵陈为君药治疗湿热黄疸的方剂,如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
总而言之,不论是入药还是入馔,此时都是茵陈药效巅峰期,民间更是流传着“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的说法。
初春的茵陈,鲜香可口,可用作凉拌、蒸食,也可煮粥、煮汤。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道食疗方——茵陈白扁豆鲫鱼汤。
食材:茵陈20克,鲫鱼1条,白扁豆30克,瘦肉100克,红枣8个,生姜5片。
做法:白扁豆清洗干净后,提前浸泡半小时备用;茵陈多用清水漂洗几次,洗干净后装入专用汤包中;鲫鱼洗净后,擦干表面水分,锅内放油、放姜片,把鲫鱼煎至两面金黄;倒入适量开水,再次煮开后,放入除茵陈外的食材;煲约1小时,再放入茵陈,煲半小时,放盐调味。
这道食疗方,有清热燥湿、利湿利水的作用,适合春天湿气大的时候饮用,犯春困、食欲不佳的人尤其要喝。
本文来自《健康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