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68812000

7类食物最伤肝尽量要少吃,留意肝脏异常的6个报警信号!

发布时间:2024-03-18 本文来源:苏州同德康复医院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肝脏很“隐忍”,肝病往往发现就是中晚期,远离伤肝食物和行为,及早发现肝病征兆,才是护肝“王道”!


7类食物最伤肝尽量要少吃!

传统养生认为“春季养肝正当时”,其实别伤肝就是最好的养肝。

1. 酒

在喝进肚的酒精90%以上都要由肝脏代谢,代谢中产生的乙醛和自由基不仅会杀掉肝细胞,这个代谢过程还会增加脂肪在肝脏的堆积,这也是损伤肝功能的,所以喝酒真的很伤肝。

另外,喝酒时吃点东西、小口小口慢慢喝,别和碳酸饮料混着喝,这都有利于减缓酒精吸收和对肝脏的伤害。

7类食物最伤肝尽量要少吃,留意肝脏异常的6个报警信号!

2. 果汁

水果中含有果糖,经过榨汁得以浓缩,果糖在肝脏里可以转化为脂肪,大量摄入果糖合成的脂肪来不及运输到肝脏外,就容易堆积在肝细胞里,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所以要护肝尽量别喝果汁,直接吃水果。

3. 反式脂肪酸

研究显示,摄入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氧化大豆油和人造奶油,会显著增加肝损伤。建议尽量控制反式脂肪酸。

少吃炒、煎、炸、烤的食物;少吃配料中含有人造奶油、植脂末、植物奶油、麦淇淋、奶精等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零食,常见的有三合一咖啡、冰淇淋、蛋黄派、桃酥、蛋糕等。

4. 霉变的坚果和粮食

坚果里花生,粮食里的玉米最容易污染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肝脏毒性,会抑制肝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直接屠杀肝细胞,增加肝癌风险。所以如果坚果和粮食已经发霉,就直接扔掉。

5. 土榨油

因为土榨油不像超市卖的成品油,要经过真菌毒素的检测,黄曲霉毒素必须控制在某个限量以内。土榨油的油料作物和榨油工艺中都可能污染黄曲霉毒素,导致黄曲霉毒素超标,所以土榨油千万别吃。

6. 精制碳水

精制碳水如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要少吃,因为它们升血糖快,肝脏有调节血糖的功能,血糖低时它可以把糖原和非糖物质比如甘油、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来升血糖;血糖高时它又可以把血糖转化成糖原和脂肪来降血糖。如果血糖总是飙升,肝脏自然就受累,容易生病。

为了减轻肝脏负担,主食最好粗细搭配,另外每顿饭多搭配些非淀粉类的蔬菜和优质蛋白,三餐定时定量。

7. 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

贝类是滤食动物,也就是过滤海水来获取食物和营养,可能会携带甲型肝炎病毒。


这5个行为最伤肝,一定要避免!

1. 常熬夜

熬夜的习惯。可以说是大多数疾病的源头,肝脏也不例外,经常熬夜,容易导致肝细胞供血不足,破坏原有的细胞结构,增加肝脏损伤的风险,肝功能也会因为休息不足而出现影响。

2. 染发频

大部分染发剂中都含有几十种化学成分,很多化学物质都是有毒的,比如硝基苯、苯胺等。频繁染发,不仅会让肝脏负担加重,而且染发剂中危害肝细胞的有毒成分会损伤肝细胞,引发肝脏疾病。

3. 常生气

容易生气的人,患肝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频繁的怒气会导致肝气郁结的症状,同样容易招致肝脏组织受损,平日里乐观生活,宽裕律己,健康正面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守护肝脏健康。

4. 总吃药

常年吃药,让肝脏长期处于高负荷代谢毒素的状态,会加重肝脏负担,还会导致药物性中毒。用药最好注意其不良反应,不盲目滥用,减少对肝脏的损伤。

5. 染病毒

病毒侵入肝脏后,导致肝细胞变性肿胀,肝脏内出血、肝脏肿大,正常肝功能衰退,逐渐变成慢性肝炎。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是我国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主要原因。


肝脏异常的6个报警信号

1. 消化不良

肝脏的主要功能就是消化和代谢排毒,肝功能一旦失调,就会严重影响消化能力。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想吐、食欲不振、不想进食等。

肝病和胃病的症状是可以区分的。肝病可伴有面色萎黄、尿黄、肝区不适、恶心、厌油甚至皮肤瘙痒等症状。

2. 口臭

一般认为口臭可能是肠胃问题,但由于肝脏出现了病变,肝功下降,导致无法过滤更多的尿素氮导致,因此口腔出现了异味会成为肝脏病变的信号。

所以口腔出了问题,我们不要再一味地考虑只是肠胃出现了问题,也有可能是在提醒我们肝脏发生了病变。

3. 很容易疲劳

经常感到自己做一点事情就累得不行,全身乏力,这也是肝脏出现问题的表现。

4. 午后出现低热

频繁地在午后出现低热的情况,温度大概在37.5℃左右,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发热时间会更长,严重的会出现意识的障碍。

5. 皮肤和眼底发黄

这是肝脏病变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称为黄疸。因为肝功能代谢异常,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出现皮肤色素的沉淀所致,通常从上半身开始,比如说眼睛,然后逐渐扩散到全身皮肤,严重者眼睛和皮肤会出现蜡黄的表现。

6. 皮下出血

大多数肝病末期患者会出现出血的情况,因为很多凝血因子是由肝脏合成的,一旦肝组织受到了破坏就会影响凝血功能,皮肤就会出现大片大片的淤青、淤血等。


本文来自《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