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熬夜过后,反应会迟钝,感觉脑子变笨了。除了熬夜,有一种行为也会让大脑变“笨”,可能不少人都在经历,但未必能意识到。
每天喝水太少,大脑真的会变笨:
你每天喝水少吗?美国神经科学家克里斯汀·威勒米尔曾写过一本关于大脑衰老的书——《大脑逆龄指南》,其中书中介绍,我们的大脑大约70%~80%是水,因此水的占比至少应保持在70%,大脑运行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即便体内水分只下降1%,也会大大降低我们的认知能力,扰乱记忆力、情绪、脑力和注意力。
1.身体总缺水,大脑认知功能会降低
2023年刊发在《BMC医学》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在患有代谢综合征和超重或肥胖的老年人中,生理水合状态的降低与整体认知功能的大幅降低有关。
2.饮水量不足,认知障碍疾病风险增加
身体总是缺水,不仅会影响我们平时用脑,也可能增加认知疾病风险。2023年刊发在《营养物》杂志的研究发现,饮水量不足1500毫升会显著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使得阿尔茨海默症的患病风险至少升高1倍及以上。
研究共有892名50岁以上的成年人参与,根据认知程度分为,正常对照组185人,主观认知能力下降组227人,轻度认知障碍组296人,阿尔茨海默症组184人。
结果发现,与每天饮水量>1500毫升的相比,轻度认知障碍组的人中:
饮水量1000-1500毫升,罹患阿尔茨海默症风险升高了99.8%,饮水量500-1000毫升,罹患阿尔茨海默症风险升高了128.3%,
饮水量<500毫升,罹患阿尔茨海默症风险升高了379.1%。
可见,饮水不足诱发认知障碍疾病的风险相当之高!
高温天气来临, 很多人其实都缺水,自己却意识不到。口渴并不是缺水的判断标准。1989年刊发在《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的文章中提到一项试验,让年轻人和65~75岁老年人都禁水24小时,结果发现老人的口渴感明显少于年轻人。
那么,如何判断身体缺水?
1.捏一下手指关节处
用手捏一下手指关节的褶皱部分,三秒后松开,如果皮肤可以立马回到原来的样子,证明身体内水分充足;如果你的身体缺水,那皮肤会失去弹性,并且它会一段时间才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2.看一眼尿液的颜色
判断饮水量够不够的最简单方法是瞧一眼尿液的颜色。《大脑逆龄指南》一书介绍,如果小便呈浅黄色甚至接近透明,那么你的水分摄入量最理想。
如果颜色比浅蜜糖色深些,则有些轻度脱水,应该尽快补水。千万不要等到尿液变成琥珀色甚至橙色才想办法,因为此时已经处于中度至重度脱水状态。
保证足够饮水量,能避免很多小毛病:
1. 缓解便秘
便秘的人喝水最好是大口大口地喝(即喝满口),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能够尽快地到达结肠,同时刺激肠蠕动,改善便秘的症状。
此外,便秘平时就要多喝水,平时在喝水的时候尽量选择是温开水白开水,不要用饮料或者是咖啡来代替日常所喝的水分,这样对排便更有利。
2. 预防结石
很多尿路结石的发生都和饮水不足有关。多喝水能冲洗尿路,有利于预防结石形成以及促使尿石排出。
3. 缓解痛风
喝水对痛风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嘌呤易溶于水,痛风患者多喝水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尿酸的排出,预防尿酸肾结石,延缓肾脏进行性损害。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高血压等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就指出,高尿酸血症要足量饮水。每日饮水建议2000毫升-3000毫升,或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调整。优先选用白开水,也可饮用柠檬水。
4. 缓解感冒
感冒发烧时,“多喝水”可不是敷衍的话。多喝水确实对感冒有一定缓解作用。感冒病人多有发热、出汗症状,或因服解表药而出汗,都会导致体液流失,喝水可使体内水分及时得到补充,避免虚脱。
多喝水还能缓解感冒期间常感觉喉咙干渴不适,而且还可以稀释痰液,有利于黏稠痰液的排出。另外多喝水还能促使出汗和排尿,加速体内细菌和病毒快速排出。
5. 想要减肥
《大脑逆龄指南》一书介绍,脱水还会带来其他影响,比如肥胖等。研究表明,与那些轻度脱水勉强维系的人相比,达到或超过每日建议饮水量的人饱腹感更强,燃烧的脂肪也更多。这种新陈代谢的提升,幅度虽小但非同小可。还有研究表明,只需要摄入约453毫升的水,能量消耗就能够增加多达30%。
科学喝水记住3点,很多人没喝对
1. 小口喝更有利于补水
除特殊情况,一般生活中建议少量多次,小口慢饮,这样最利于身体吸收水分,能够起到及时补水的作用。
2. 喝点温水肠胃更舒服
千万别喝太热、太烫的水。对于一般人而言,饮用35℃-40℃的水最为适宜,因为这与人体内的温度相接近,让胃肠道更舒适。
3. 夏季要随时记得补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指出,在气候温和、身体活动较低的条件下,成年男性每天要喝1700毫升水,成年女性每天要喝1500毫升水,也就是说每天至少6~8杯水比较合适。
别等口渴了再喝水,在炎热气候下的人应该多喝些水。尤其是早起可以喝一杯水(约200-300毫升);睡前一小时一杯水;餐前喝一小杯水。平时没事就可以喝几口水,不用非等口渴。
本文来自《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