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68812000

压力太大的人,身体内癌细胞会“疯跑”!不可不知的四大减压秘笈

发布时间:2024-08-12 本文来源:苏州同德康复医院

你平时压力大吗?不少人可能一直在默默承受压力,但却从未意识到长期压力的危害。慢性压力就好比“温水煮青蛙”,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影响。

吃不好、睡不好、身体不适的背后,可能都是慢性压力在影响。不仅如此,日前一项研究发现,慢性压力还会让身体内的癌细胞“疯跑”!


慢性压力,会让身体内癌细胞“疯跑”:

慢性压力为什么会让癌细胞“疯跑”?2024年2月《癌症细胞》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癌症转移灶在慢性压力的影响下,转移能力增加了4倍。研究团队使用了乳腺癌小鼠,发现承受慢性压力的小鼠,癌症扩散得更快、更猛烈,弥漫性癌症细胞的肺转移增加2-4倍。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个体,其体内某些中性粒细胞会形成粘性网状结构,这种现象使得身体组织更容易发生癌症转移。


慢性压力是怎么压垮身体的?

长期处于压力大的环境下,有人会感觉胸闷,有人会感觉肠胃不适,有人会经常头痛……别小看慢性压力,不少的疾病背后可能都有压力因素存在。在人体研究中,慢性压力及充满压力的生活方式已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抑郁、肥胖、胃肠疾病等有关。

1、吃不好——肠胃不适

面对压力,消化系统的反应很敏感。人可能会胃痛、胃胀,甚至出现消化道疾病。神经紧张易造成胃、十二指肠壁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促成胃病的发生。

2、心难受——心慌头晕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身体会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长期处于压力中可能导致头晕、心跳不规则,严重可致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

3、头不适——容易头疼

当神经系统处于压力之下时,头疼的频率和程度在不断增加,也易出现肌肉紧张,尤其是头颈部、肩部、背部的紧张。

4、胸疼痛——乳房生病

生活和工作压力在不知不觉中引发了身体一系列连锁反应,女性乳房是很容易受情绪影响的器官。虽然压力并不是乳腺癌及其他乳腺疾病发生的一个单独诱因,但可明确的是,急性和慢性压力与乳腺癌并发症确实相关。乳腺癌抑或乳腺疾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情绪及压力因素只是其中之一。

5、慢性病来——代谢乱了

人体激素有自身的变化规律,不睡觉或压力大时这些激素会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激素水平改变。这些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是对抗的,时间长就会打乱与胰岛素之间的平衡,导致人体脂肪代谢、血糖代谢以及神经免疫系统紊乱,就可能引发糖尿病。

6、易感冒——免疫弱了有些刚刚工作的年轻人,工作一段时间后总是三天两头感冒。追根溯源,压力问题不可忽视。只要压力模式、情绪反应模式不变,那么免疫力就还处于被压抑状态。这时候,不但抵抗病毒病菌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血小板和红细胞的黏度也会加大,使得人体易受到病原体的攻击。

不可不知的四大减压秘笈!

除了远离高压环境,向亲朋好友倾诉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身体减缓慢性压力。推荐几个有趣、易操作,但是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减压大法。

1、 跳跳“消气操”

第一式,耸肩消气

第二式,展臂挥翅

第三式,扩胸展肩

第四式,上下伸背

第五式,嘿嘿功

例如,双肘微曲下蹲的动作,能够达到排浊气、释放压力的作用。


2、去公园走一走

如果你不开心、压力大,有一些焦虑和抑郁时,多去公园等自然环境走一走吧!2022年《分子精神病学》上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发现:在公园或城市绿地散步1小时即可减少压力相关脑区杏仁核的激活,可以预防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研究发现,在公园自然环境中散步后的人大脑杏仁核区活动显著降低(压力、焦虑负面情绪降低);而在城市环境散步前后,大脑杏仁核区活动不变(压力、焦虑负面情绪没有改变)。


3、多吃点发酵食物

2022年刊发在《分子精神病学》期刊的一项研究表明,连续4周时间每天食用更多发酵食品和纤维,对降低压力水平有显著效果。其中,参与者每天摄入6-8份富含益生元纤维的水果和蔬菜(如洋葱、韭菜、卷心菜、苹果、香蕉和燕麦),每天摄入5-8份谷物,每周摄入3-4份豆类。每天还要吃2-3份发酵食品(如泡菜、酸奶、康普茶)。

或许当你感到特别有压力的时候,可以考虑给自己的饮食中加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果蔬、全谷物、豆类,还有一些发酵食品,比如酸奶、豆豉、乌龙茶、泡菜等。


4、 降低手机使用频率

没想到吧,总是刷手机可能给你带来压力。2011年刊发在《BMC 公共卫生》期刊的一项针对4156名20~24岁年轻人在长达一年的随访研究中发现,与低手机使用频率的人相比,高使用频率的人在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上的得分更高,同时感知到的压力水平也更高,这种压力往往源自他们不断检查手机上的消息和社交媒体的需求。那如果不看手机,我们能干什么?可以去投入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比如画画、阅读、看喜剧片、听音乐、打桌游、下棋等等。


本文来自《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