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68812000

长期咳嗽咳血,竟和洗澡有关!冬季洗澡这6个错误别犯!

发布时间:2024-11-14 本文来源:苏州同德康复医院

在寒冷的天气里洗个热水澡,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但很多人可能没想过,就是这样让身心愉悦的事情,在冬天却容易变成一种“伤害”。

冬季洗澡,这6个错误别犯:

1. 洗澡时间过长

洗澡时间超过30分钟,会导致交感神经长时间兴奋,心跳和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增大。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一旦这道“城墙”受损,皮肤的抗病能力无形之中就会减弱,皮肤瘙痒也就找上门了。

2. 洗澡水温过高

为了对抗寒冷,很多人喜欢调高热水器的水温,甚至觉得越烫的水,越能提高身体热度,驱除疲劳。但洗澡水温过高,会让皮肤苦不堪言,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同时,过高的水温还会增加心脏负担。

3. 酒后立刻洗澡

洗澡时皮肤血管扩张和酒精对血管的扩张作用,极易导致血压下降,发生心慌、气短、头晕、视物模糊等低血压症状。同时,喝过酒之后,肝脏忙着解酒,更顾不上恢复葡萄糖了,这样就容易造成葡萄糖加倍消耗,很容易使人出现昏厥、休克等情况。洗澡的时候血液分布主要集中在体表,也不利于酒精的分解,反而会加重醉酒。

4. 饱食或空腹洗澡

饱食或空腹都不适合洗澡。饱餐后,身体里的血液都集中在消化道,这时候洗澡,皮肤的血管扩张,消化系统的血液就会减少,容易影响食物的消化。饥饿的时候洗澡,皮肤血管扩张,大脑血液供应减少,易导致晕倒等意外。

5. 习惯天天洗澡

皮肤的天然油脂层是保护皮肤免受外界刺激和细菌侵害的重要屏障。频繁洗澡导致的过度清洁可能会破坏这一屏障,引起皮肤干燥、瘙痒,甚至引发皮肤炎。

《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强调,洗澡频率要根据个人的活动量、皮肤类型以及环境条件来调整。一般情况下,成人每隔2到3天洗澡一次即可,这有助于维持皮肤的自然屏障和正常的微生物群落平衡。冬天或者气候干燥时,可以3到5天洗一次澡。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一周洗一次澡也是可以接受的。

6. 习惯频繁搓澡

一些地方有洗浴搓澡的传统,还有人钟情于使用泡沫丰富的洗浴用品,洗澡时一定要用搓澡巾、泡沫球和刷子将皮肤搓红才觉得是洗干净了。殊不知,这样可能会过度清洗掉皮肤表面的油脂,破坏皮肤屏障,是造成皮肤干燥和瘙痒的重要原因。

冬季洗澡,记得做好这5件事:

1. 洗澡前身体和浴室先“预热”

冬季室内和浴室温差大,建议洗澡前做好身体和浴室的“预热”。没有暖气的地方,洗澡前最好先热热身,比如原地踏步、扭腰、搓脚,并提前几分钟打开浴霸。

2. 调整洗澡顺序

天冷不要先洗头后洗身体,预防脑部出状况。因为天气寒冷,洗澡前后血压变化大,易引起中风。

天气冷时洗澡顺序:先洗脸、手脚,然后冲身体,最后洗头。

3. 浴室别锁门备个椅子

长时间站立洗澡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很容易晕倒、滑倒。老人可以带个凳子,站累了可以坐着洗,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会滑倒。若自己洗澡也不要锁门,以免发生意外时影响救助。

4. 做好保暖再走出浴室

从温暖的浴室回到温度相对较低的室内,如果身上没有保暖的衣物,会使血管受冷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要做好保暖工作,洗完澡出来时,披好浴巾,或在浴室里提前换好衣服。

5. 洗完三分钟涂润肤乳

洗澡后皮肤表面的油脂和水分都会被洗去,皮肤会变得干燥和紧绷,因此要及时(最好洗好澡的三分钟内)涂抹保湿霜。保湿霜的选择也要根据皮肤的类型和需要进行选择。如果皮肤比较干燥,可以选择保湿性能好的乳液或者油状保湿霜;如果皮肤比较油,可以选择质地比较清爽的乳液或者水状保湿霜。


本文来自《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