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68812000

脑卒中康复概述和治疗原则

发布时间:2023-05-04 本文来源:苏州同德康复医院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脑血管病的康复是从医学的角度,通过康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心理医师、医学社会工作者等共同工作,应用主动性地再训练和矫形支具等康复措施,使患者更好地利用个人和环境的资源,最大程度地减轻残疾的影响。康复不仅能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而且能够降低脑血管病的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并促进患者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一、概述


  (一)定义脑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CVA)(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死亡。主要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二)流行病学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使460万人死亡,其中1/3在工业化国家,其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患病和死亡主要在65岁以上的人群。日本是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脑血管病死亡率一直居死因之首。我国也是脑卒中死亡率高发地区,据估计居民现患脑血管病600万,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病130万人、死亡近100万人,在幸存者中约3/4的人留下偏瘫等后遗症状,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据估算,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者数(包括已痊愈者)600~700万。预计脑血管病近期在我国还会继续上升,造成的危害也将日趋严重。所以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尽快降低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三)病理生理脑血管意外后由于局部脑血供障碍和脑组织受压,病灶中心出现水肿、变性、坏死,小病灶出现瘢痕机化和多个不规则的小腔隙,大病灶可以发展为囊腔,坏死部位局灶小血管发生破裂出血会加重病情。出血的血块会逐渐被吸收,病灶中心周围有一个低密度区域称为“半暗带“,它是由于局部脑组织水肿所致,该部位脑细胞结构尚保持完整,只是细胞电活动消失,及时治疗其功能可以恢复。


  (四)临床特征脑卒中从病理上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因病变的部位性质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偏瘫则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功能障碍。脑卒中后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


  1.失去肢体正常功能脑卒中使高级中枢神经元受损,下运动神经元失去控制,反射活动活跃,患者的肢体不能完成在一定体位下单个关节的分离运动和协调运动,而出现多种形式的运动障碍。


  (1)联合反应:联合反应是指偏瘫时,即使患侧肢体不能做任何随意运动,但当健侧上下肢紧张性随意收缩时,其兴奋可波及到患侧而引起患侧上下肢发生肌肉紧张产生相似的运动。


  (2)协同运动:协同运动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不能做单关节的分离运动,只有多关节同时活动时才能将动作完成。


  2.反射亢进脑损伤后,高级与低级中枢之间的相互调节、制约受损,损伤平面以下的各级中枢失去了上一级中枢的控制,正常反射活动丧失,原始的、异常的反射活动被释放,夸张地出现,引起反射性肌张力异常,表现为平衡反射、调整反射能力减弱,出现病理反射、脊髓反射、肌紧张反射(姿势反射)亢进,造成躯体整体和局部平衡功能的失调,影响了正常功能活动的进行。


  3.肌张力异常当脑血管病发生在某些特定部位如皮质、内囊时,皮质对运动的下行抑制作用丧失,而脑干脊髓束是完整的,它对运动的下行易化性指令可能异常活跃,导致脊髓反射亢进,肌张力异常增高而出现肌痉挛。此外脊髓颈段横断性损伤时,下运动神经元对外周刺激的敏感性增高也可引起。


  肌张力变化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具体如下:


  (1)迟缓期: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不能进行自主运动。


  (2)痉挛期:出现异常的姿势反射,痉挛、腱反射亢进,导致异常的运动模式。


  痉挛模式:常见的痉挛模式是以上肢屈肌亢进,下肢伸肌亢进为特点,具体表现为:


  头:患侧屈曲,面转向健侧。


  躯干:患侧屈曲,后方旋转。


  肩胛带:后撤,下沉


  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


  前臂:旋前


  腕关节:掌屈,尺偏


  手指:屈曲,内收


  骨盆:上抬、后方旋转


  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柘曲,内翻


  趾:屈曲,内收


  反射抑制性抗痉挛体位:


  上肢: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指、拇指外展。


  下肢:轻度屈曲髋、膝;内收、内旋下肢;背屈踝、趾。


  (3)恢复期:痉挛减轻,肢体出现分离运动。


  4.协调运动障碍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控制的失灵,损伤平面以下的反射异常,肌张力过高,肢体各肌群之间失去了相互协调,正常的精细、协调、分离运动被粗大的共同运动或痉挛所取代,一般上肢较下肢重,远端比近端重,精细动作比粗大动作受影响明显,运动协调障碍在动作的初始和终止时最明显,尽管偏瘫侧肢体有肌肉收缩活动,像出现用力屈肘、握拳等动作,但这些动作是屈肌共同运动中伴随着痉挛出现而产生的,不能协调进行复杂的精细动作,无法随意恢复到原先的伸展位。


  5.平衡功能异常平衡功能的产生需要有功能完整的深感觉及前庭、小脑和锥体外系等的参与,由各种反射活动、外周本体感觉和视觉调整以及肌群间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


  6.感觉障碍感觉是其他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它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质地、形状等,这些个别属性整合起来构成事物的整体形象──知觉。感觉器官由感受器、神经通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构成。这些组成部分中任一部位发生病变时,都会出现感觉障碍(disturbances of sensation)。主要表现为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本体感觉和视觉障碍。


  7.认知障碍认知是机体认识和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涉及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随意、心理和社会行为。认知障碍(cognitive disorder)指与上述学习记忆以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学习、记忆障碍(1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同时伴有失语(aphasia)或失用(apraxia)或失认(agnosia)或失行(disturbance in executive functioning)等改变的病理过程。


  8.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由脑损伤后引起的语言和作为语言基础的认知过程的障碍。语言障碍患者的语言障碍粗略分为理解及表达两个方面。因为交流可透过语言或者文字进行,所以受到影响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语言理解、书写及阅读等几个方面。具体如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完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阅读障碍、书写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