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上,人们认为心脏病就是心脏的血管被完全或部分堵住了,心肌细胞因血液灌注不足而缺血缺氧,导致心脏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出现一系列心脏病的症状。
其实,这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脏病,这种类型的心脏病只是众多心脏病的一种。广义的心脏病远不止这些,其分类是根据心脏不同的结构来划分的。
我们先来看看心脏哪些方面会出现问题:
1、电传导系统
心脏的电传导系统我们肉眼无法看见。人体的心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动力泵,只要生命不息,它就跳动不止。
那么,心脏跳动的奥秘在哪里呢?
在心脏的右心房接近上腔静脉的入口附近,存在着一个由特殊心肌细胞汇集而成的窦房结。它有着强有力的自律性兴奋,并通过传导系统的传播,决定着整个心脏的跳动频率,即心率。
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房室结→浦肯野纤维组成心脏特殊的电流传导系统。
普通的心肌细胞接收到传导系统发过来的刺激后,就会产生收缩作用,刺激消失后就会舒张,一次收缩和一次舒张就是心脏的一次跳动。
如果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出现了问题,就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
2、心肌
心脏大部分是由强健的肌肉组成,当心脏的肌肉能力低下或衰竭的时候,就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收缩,导致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供人体的代谢需求。
什么情况会导致心脏衰竭呢?如外伤、细菌或病毒的感染、营养不良等都会导致心肌病、心肌炎。
3、心脏的“门”
血液在心脏中是单向流动的,经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射入动脉。
在心脏的射血过程中,心室舒缩活动所引起的心室内压力变化是促进血液流动的动力,而心脏的“门”(四扇门: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的开放和关闭则决定着血流的方向。
心脏的门出现问题会导致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可能会出现瓣膜性疾病,包括风湿性瓣膜病、退行性瓣膜病等。
4、心脏的墙壁
包括心房和心室壁,墙壁厚了,就是肥厚性心肌病;薄了,就是扩张性心肌病;破了个洞,那就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5、心脏的血管
心脏的血管是为整个心脏提供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废物的通道,心血管的堵塞或者狭窄会引起冠心病,如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
心脏病发作常出现哪些症状?
1、胸痛
心肌缺血以及代谢产物的堆积都能导致心肌痉挛,常说的心绞痛就是由于心肌不能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而产生的一种胸部紧缩感或压榨感,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胸口一样。
然而,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这种疼痛或不适感的类型和程度都有很大的差异。
有的患者会出现刀割或针刺般的疼痛,如果这种疼痛一直持续或者加重,要高度警惕。
对于一过性、短暂的胸痛患者,不必紧张,有可能只是普通的神经痛。
有些患者在心肌缺血时,可能始终没有胸痛发生(称为隐匿性心肌缺血)。
当然,胸痛的位置并不局限于胸部的正前方,可能会偏向前后左右一些。
2、胸外疼痛
疼痛部位不在偏左侧的胸部,甚至是远离心脏,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常见的疼痛部位有:左肩部、腋下、胸骨后方、颈部、腰背部、上腹部,甚至出现下巴痛、牙齿痛、偏头痛,疼痛的部位可以是远离心脏。
3、大量出汗
当剧烈运动后、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或者感冒发烧后,大量出汗属于正常现象。
但如果去除运动、天气、发烧等因素后,仅仅是坐着就大汗淋漓,甚至身体还感觉到寒冷、虚弱,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是心脏的原因了。
4、恶心、呕吐
出现恶心、呕吐大多数人会想到是胃肠道的问题。但是有些心脏病患者也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心脏衰弱或动脉阻塞导致循环不畅时,可诱发恶心、消化不良、呕吐或腹胀。
5、呼吸急促
我们正常人在安静时候的呼吸频率是12~20次/分钟,当运动强度提高时,会加大呼吸频率。
如果仅仅是轻微的活动一下就大口喘气,呼吸的频率和运动的强度不成正比,这种情况就比较危险了。
6、头晕
当心脏出现问题,无法为大脑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时,就会常常感到头晕。
7、手脚冰凉、冒冷汗、水肿、
嘴唇呈现青紫色
心脏衰弱时泵血能力减弱,可导致体液滞留促使下肢或腹部水肿、嘴唇呈现青紫色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持续较长时间不能缓解,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检查。
俗话说,治病不如防病,预防高于治疗。如果在预防心脏病的事情上多下点功夫,就不会出现后面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了。
其实,许多疾病背后的道理都是共通的,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等等,这些都是一根藤上的“蚂蚱”,这些疾病都会给心脏带来持续性的负面影响。
绝大多数的疾病包括心脏病,都跟我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如平时的饮食对身体的滋养不足、破坏有余,如抽烟喝酒、吃过多垃圾食品,不注意膳食平衡,睡得晚、坐得多等,这些都会破坏我们的身体,引起各种疾病的产生,从而影响着心脏的健康。
本文收集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