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全球第三大常见疾病,发病率非常高,发作的时候会让人非常痛苦,缓解期后又跟常人一模一样,每个人发作时的症状不尽相同,会反复发作,发作频率也是不一致的。
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
偏头痛也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13亿偏头痛患者,其中女性患者人数是男性的3倍。
偏头痛是怎么引起的?
一、内因
1. 遗传因素
偏头痛具有遗传易感性,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如果一个人患偏头痛,则其亲属出现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
2. 代谢和内分泌因素
女性多于男性,在青春期或月经期容易发作,而妊娠期或绝经后发作减少或不再发作。
3. 神经细胞兴奋性紊乱
有学者认为偏头痛是大脑皮层扩展性的抑制,引起皮层分布的血管收缩,造成视力、运动、感觉还有言语方面的障碍,随后引起搏动性头痛。
二、外因
劳累、熬夜、受凉、感冒或休息不好,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咖啡因、浓茶等也会诱发头痛。
“偏头痛”到底是哪儿在疼?
很多人认为,偏头痛即为单侧头痛,但其实临床上有近40%的患者是两边一起痛。
偏头痛并没有固定的疼痛位置,可以一侧太阳穴痛,也可能是两侧太阳穴都痛,还可能是脑门顶痛,或后颈窝部分痛……疼痛位置很任性,可以随时变动,可能这次是太阳穴痛,下一次就变成脑门痛了。
偏头痛的类型复杂多样,常见的类型有:
01普通型偏头痛
普通型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也被称为无先兆偏头痛,约占80%,常见于女性,青春期。
没有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每次头痛持续4~72小时,主要表现为一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畏光等症状,强烈的情绪波动,及体力活动会加剧头痛。
该类偏头痛患者的一级亲属患无症状偏头痛风险是普通人的1.9倍,患先兆偏头痛风险是普通人的1.4倍,基因检测到的位点提示细胞外谷氨酸浓度升高与偏头痛发病有关。
02典型偏头痛
典型偏头痛又称先兆型头痛,约占10%,多有家族史。
多为钝痛,可以有搏动感,程度逐渐增强,达到最高峰后可持续数小时或1~2天。
临床特点是头痛前有视觉先兆症状,如眼前闪烁暗点,并可逐渐扩大形成偏盲等。
开始多为一侧额部疼痛,呈搏动性,多数可扩展到整个半侧头部或全头痛,常伴畏光、畏声、苍白、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亮光、声音、行走或体力活动会加重疼痛,休息或睡眠后头痛会缓解或消失。
03儿童偏头痛
发作不如成人典型,而且胃肠道症状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发作相对较频繁;头痛搏动性特点不突出;较少表现单侧头痛,而多为双侧额颞部痛;胃肠道症状突出,可有呕吐、腹痛;先兆症状不多见。
除了以上三种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偏头痛,主要有偏瘫型偏头痛(临床少见,偏瘫可为偏头痛先兆)、基底型偏头痛(多见于儿童和青春期女性)、眼肌麻痹型偏头痛(偏头痛发作时或发作后头痛消退之际,头痛侧出现眼肌瘫痪)。
如何摆脱头痛“紧箍咒”?
1、冷敷
可以把冰袋敷在太阳穴的位置,降低头部血液的温度可以很好的缓解头痛,还可以用湿毛巾敷在头部,坚持20分钟左右也可以缓解。
另外,还可以在前额或脖子附近放冰袋,通过局部冷敷降温法来缓解疼痛。
2穴位按摩
双手食指和中指合拢在一起按摩太阳穴、中指按压头顶的百会穴、大拇指按摩耳根后下部的风池穴,时间是2分钟,可以明显减轻头痛。
3、热水泡手
把双手放在温热水中浸泡半小时,这样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流减少,可以减轻头痛。
4、毛巾缠头
疼痛时使用毛巾或柔软的布条适宜地缠在太阳穴周围,能够有效抑制血管扩张,缓解头痛。
5、药物治疗
可以口服布洛芬和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但有胃肠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慎用,因为这些药有一定的胃黏膜刺激副作用,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6、饮食疗法
比如喝薄荷茶、绿茶来缓解头痛,但要注意避免红酒、咖啡、巧克力等食物。
7、其他方法
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强烈的阳光、灯光的刺激,减少紧张情绪等,也能有利于缓解头痛。
还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慢跑,及听音乐放松来缓解症状。
偏头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三餐规律饮食,饮食要宜清淡。
保持睡眠充足,少熬夜。
不宜喝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不宜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如腌鱼、腌肉等。
不宜食用过多甜食及奶酪制品。
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
尽量避免暴露于闪烁光线或异味刺激或吵闹的环境。
尽量避免口服避孕药和血管扩张药物。
尽量远离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如香水、香薰、油漆等。
本文来自《有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