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病”,学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我国于2009年首先发现的一种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蜱为其主要传播媒介。
目前,除我国外,日本、韩国、越南和缅甸等国家也有此类病例报告。该病起病急,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流行区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给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蜱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5-14天。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发热,多在38.5℃以上,伴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酸痛、头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症状,后期常出现心、肝、肾等脏器损害的表现。
病情较重者可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晚期可有皮肤瘀斑、吐血、黑便。极少数严重病人还可继发细菌、病毒及真菌感染。
“蜱虫病”的主要病原体是什么?
“蜱虫病”的病原体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俗称“新布尼亚病毒”,属于白蛉纤细病毒科班达病毒属。
该病毒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呈球形,病毒基因组由大、中、小三个片段组成。该病毒对温度敏感,60℃,30分钟可灭活病毒,对脂质溶剂或去污剂敏感,对强酸、碱、戊二醛、含氯消毒剂和紫外线等敏感。
“蜱虫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该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10月,5~7月为流行高峰。疫源地常为有蜱等病媒分布的丘陵、山区、森林等植被覆盖丰富的地区;病人多为疫源地居民,尤其是从事农林业生产的劳动者,或到疫源地的旅行者,40~70岁年龄组的病人居多,低年龄组也有发病,部分患者有蜱叮咬史。
“蜱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目前认为,蜱叮咬传播是该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哪些人容易得“蜱虫病”?
“蜱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目前发现,疫源地基本上是在丘陵、山区或森林地区。因为这些地区蜱的分布广泛且密度较高,居民、劳动者或旅行者遭受蜱叮咬的机会较多。在疫源地,假若被带毒的蜱叮咬,可能会感染发病。但研究发现,蜱带毒率较低,因此,大多数人被蜱叮咬后并不会发病。
农村和林区饲养的牛、马、羊及狗等动物身上富集皮毛,蜱易附着。城镇居民饲养的猫、狗等宠物,在户外活动中,皮毛也有可能附着蜱。因此,这些动物的饲养者容易遭受蜱的叮咬。如果被携带病原体的蜱叮咬后,也可能会感染发病。
此外,医务人员或病人的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接触病人血液、血性分泌物等后,也会被感染。
如何早期发现可能得了“蜱虫病”?
有蜱叮咬史或疫源地野外活动史者,应当对蜱虫病保持警惕,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最好到乡镇卫生院或者县级医疗机构进行至少两次血常规检查,诊断是否患上“蜱虫病”,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疫源地居民或到疫源地的旅行者,遭到蜱的叮咬并出现上述症状,得病的可能性较大。
如何预防蜱的叮咬?
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如需进入蜱类的栖息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
对裸露的皮肤可以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等,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在野外工作时,每隔一段时间或利用休息时间经常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清除附着在身上的蜱。就寝前应脱去外面的衣服仔细检查。
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居民,应当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寄生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日常生活中无需过分担心被蜱叮咬。
蜱叮咬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颈部、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等部位。一旦发现被蜱叮咬,不要用手生拉硬拽,可用镊子间接取出蜱,以免损伤皮肤。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使用无水酒精(碘酒、碘伏也可)棉球浸润皮肤上附着的蜱,待其麻醉后取出。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在墙面、地面上的蜱,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或是皮肤被蜱挤破后的流出物污染,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应当对蜱传疾病保持警惕,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本文来自《苏州卫生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