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68812000

2023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齐心协力预防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发布时间:2023-11-21 本文来源:苏州同德康复医院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MR)列为全球十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2015年,第68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全球行动计划》(GAP),对各成员国提出了制定并实施本国行动计划的要求。我国在2016年发布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成为全球最早发布和实施行动计划的国家之一。

建立健全跨部门管理机制

AMR涉及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养殖业、药物供应、环境等多个领域,在国际、国内和地区各个层面都应建立健全跨部门的AMR对话和管理机制,使相关部门在协商一致的共同行动框架下履行各自职责,并通过明确的沟通机制和工作程序保持协作。

2008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系统流感协调项目和世界银行合作,制定了联合战略框架“贡献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以应对传染病风险。GAP提出,要在“同一个健康”框架下开展涉及人类、动物、环境卫生保健各个方面的跨学科、跨地域协作和交流,致力于共同促进人和动物健康,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WHO的核心任务是与协作伙伴进行AMR全球响应的协调和合作。FAO在支持各国在农业系统中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OIE将AMR治理行动纳入组织战略,并提出通过监测和研究提高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认知水平,以及鼓励执行兽用抗微生物药物使用的国际标准等目标。AMR的全球蔓延以及新的替代疗法的缺乏已被WHO宣布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在“同一个健康”理念指导下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已经成为全球应对AMR的一个共识。

不过,世界各国在建立AMR多部门管理机制上存在差异。在2015年通过GAP后,各国在“同一个健康”框架下对多部门联合治理AMR进行优化。英国AMR战略由卫生和社会保障部,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和公共卫生部及其行政权力下放部门共同制定,受政府跨部门高级督导小组监督,负责AMR相关工作。美国于2009年成立“同一个健康”委员会,合作伙伴由美国兽医协会、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美国医学协会等机构组成。基于“同一个健康”框架完善调整后,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农业部和内政部等10家联邦机构相互协作治理AMR。

我国《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从人类、动物与环境各方面出发,在新药研发、监测和评价、临床应用、兽药使用和培训教育等方面开展行动。以兽用药为例,我国每年出栏的畜牧养殖动物超过160亿头(只)。在农业农村部配合行动计划开展兽用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后,我国兽用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总量折合纯量由2017年的4.19万吨降至2020年的3.28万吨。

AMR涉及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养殖业、药物供应、环境等多个领域,在国际、国内和地区各个层面都应建立健全跨部门的AMR对话和管理机制,使得相关部门在协商一致的共同行动框架下履行各自职责,并通过明确的沟通机制和工作程序保持部门间协作。

完善监测、报告和反馈系统

跨部门AMR预防和控制措施的顺利实施,需要一个对行动计划的实施进行监测、报告和反馈的系统,一方面通过监测推动各项行动按计划落实,另一方面定期评估AMR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分析影响措施实施的因素,以持续提升行动质量,并对行动计划进行合理调整。

为监测各国在实施国家行动计划方面的进展,FAO、OIE、WHO(以下简称三方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开展了年度AMR国家自我评估调查。

为确保有效评估各国在应对AMR方面取得的进展,各国的国家AMR联络点及相关部门可参与三方组织AMR国家自我评估调查,同时可召开国家AMR多部门协调小组会议,以评估国家进展,并对调查作出获得各相关部门同意的综合答复。

WHO于2015年建立了全球AMR监测系统,目标是收集、分析和在各国之间共享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数据,以便指导决策制定。目前,全球已有126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该系统。过去5年,收集和分享AMR数据的国家数量增加了2倍,全球收集和分析的样本数量增加了6倍。FAO于2016年开发了评估和确定AMR监测目标的工具,围绕治理、数据收集与分析、实验数据网络、沟通和可持续性发展5个方面,评估和确定改善粮食和农业部门国家AMR监测目标。

我国建立了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和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近年来,各监测网技术方案不断优化,成员单位的技术能力逐步提升,监测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从2016年起,根据各监测网数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每年都会发布《中国抗微生物药物管理和耐药现状报告》。2023年的报告从抗微生物药物临床应用、耐药趋势和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等人类健康角度,从兽用抗微生物药物管理和动物园细菌耐药控制角度,从抗微生物药物环境污染防治角度显示,我国AMR得到持续改善。

跨部门AMR预防和控制措施的顺利实施,需要一个对行动计划的实施进行监测、报告和反馈的系统,一方面通过监测推动各项行动按计划落实,另一方面定期评估AMR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分析影响措施实施的因素,以持续提升行动质量,并对行动计划进行合理调整。

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联合制定了《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与上一版行动计划相比,新版行动计划将真菌耐药纳入下一阶段工作重点。这是从国家多部门联防联控层面首次明确将真菌耐药问题与细菌耐药问题同等看待,说明我国已越来越重视真菌病相关问题。新版行动计划特别提出,要在完善抗微生物药物临床监测系统中加强真菌病监测网的建设。

资源投入可持续

AMR作为社会重大且长期面临的问题,需要来自政府与社会各界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持续投入。

国际组织主要以公益基金的形式进行可持续投入。比如,WHO的AMR多伙伴信托基金已经成立,目前正在支持11个国家实施其国家行动计划。2020年,WHO的AMR行动基金成立,旨在克服抗菌药物开发方面的资金障碍。今年,该基金首次投资开发两种抗菌药物。

国家层面的资源投入形式主要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比如,美国联邦机构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资助、委托相关机构和合作伙伴开展人类、动物和环境中有关抗菌药物使用和监测的研究项目。英国除对国内进行资助委托外,还通过基金对外支持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遏制AMR的国家行动计划,为南非、东南亚等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建立可持续监测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十三五”以来,我国科技部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耐药性病原菌感染疾病新药研发及其相关关键技术研究,部署抗微生物药物和耐药课题12项,投入中央财政经费20129.63万元,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配套经费40772.49万元;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重点支持开展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机制、食源性耐药致病菌的人群暴露与危害特征等研究;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抗耐药菌感染有效性评价及其机制,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全过程的临床国际规范,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减少抗菌药物用量、缓解抗菌药物副作用等研究。

提高全社会的认知水平

自2016年起,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主导下,我国已经连续7年与WHO同步举办“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逐渐建立了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观念,减少了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AMR的有效预防和控制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配合,而认识是产生行为改变的基础。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AMR的正确认知水平,进而产生集体的行为改变至关重要。

自2016年起,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主导下,我国已经连续7年与WHO同步举办“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广泛宣传了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知识,提高了社会公众和医务人员对耐药危机的认识水平,逐渐建立了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观念,减少了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持续加强合理用药宣传,重点宣传抗微生物药物使用误区和不合理使用的危害,纠正患者不规范的自我治疗行为,引导患者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建立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的定期宣传机制,每年与WHO同步开展宣传活动,促进正确信息有效传递,提高公众对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认知水平。

2020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强化“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意识,落实全员感染防控培训制度,建立感染防控整改机制。同年,全国主要AMR相关监测网和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等组织开展了多项线上线下专业技术培训与交流,整合利用多学科资源与信息,助力临床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除医疗机构外,其他相关单位也针对AMR的薄弱环节开展了相关培训与能力建设活动。例如,“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百千万接力公益再行动,共举办线上线下指导活动3900余场,培训养殖业从业者约18万人次,在养殖环节提高了AMR认知和合理用药水平。

AMR预防和控制措施实施的相关人员是确保实施效果的重点。通过开展系统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卫生、畜牧业和农业从业人员预防和控制AMR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完善治理体系 提升防控能力

为了确保AMR预防和控制措施实施的可持续性,我国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应对微生物耐药的国家治理体系,其次是提升相关人员微生物耐药防控能力,最后进一步加快微生物耐药防控的科学技术研究。

可持续性实施AMR预防和控制措施,还需要考虑各国的国情、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面临问题的差异性。基于“同一个健康”框架,在人群、动物和环境中开展AMR的整合性监测具有一定难度。目前,仅有美国及部分欧盟发达国家建立了人、动物和食品中AMR整合监测系统。

我国一方面具有多部门卫生行政资源统一快速调度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也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我国虽然在过去的AMR预防和控制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和耐药防控、兽用药使用管理和动物源耐药、抗微生物药物研发、抗微生物药物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为了确保AMR预防和控制措施实施的可持续性,我国未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首先是进一步完善应对微生物耐药的国家治理体系,大幅提升公众微生物耐药防控相关的健康素养;其次是提升医疗卫生、动物卫生和环境卫生专业人员微生物耐药防控能力,健全人类和动物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和耐药监测评价体系,逐步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生产经营监管;最后是进一步加快微生物耐药防控的科学技术研究,深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总体来看,我国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施策的原则,聚焦抗微生物药物耐药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政府、行业、单位、个人协同推进,有效遏制人类和动物源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药形势。


2023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齐心协力预防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2023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齐心协力预防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